可爱的泥土教会我们质朴
可亲的汗水理解付出与收获
拾起课余的小时光
把希望的种子播进“米丘林”
劳动的欢乐 成长的喜悦
萦绕耳边
......
劳动教育是人生的第一课堂。春天播撒种子,秋天收获成果,这一个孕育生命的劳动过程,能教会孩子爱与成长。劳动教育在当下社会的重要性越发凸显,为此,学校特开展“童心梦工场”劳动教育课程,让孩子们在劳动中追逐自己的梦想,让劳动助推梦想启航。
课程启动仪式
春天是播撒希望的季节,但受疫情的影响,让课程的启动仪式一再推迟。劳动节的来临,为课程的开启提供了契机。特此,今日在学校的“米丘林”梦想园举行课程的启动仪式,本次活动邀请到了椒江区综合实践教研员章正形老师,秋翁绿化林建祥先生,长期赞助“米丘林”实践基地的浙江振盛缝制机械有限公司洪萍女士。启动仪式在一片欢声笑语中举行,孩子们纷纷奔赴“米丘林”种下饱含希望的幼苗。
活 动 感 言
吕剑虹校长
最有力量的教育一定是真实的教育,是围绕着孩子们真实的生活引出的问题,是让孩子们经历这些求知的过程,交往的过程,不是模拟,不是旁观,而是身临其境,是孩子们在亲历之后用自己的话来总结、分享。在碰撞和交流中,真实体会生命的真谛。当内心有了一种热爱,就会有温度。
教研员章正形老师
下陈中心校这次“米丘林”梦想园主题活动是一次非常有意义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,它符合立德树人、全面育人的教育目标,也非常契合三月份国务院刚刚颁发的《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》相关精神,通过劳动教育,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和价值观。“米丘林”梦想园就是孩子们梦想开始的地方,劳动创造美好人生,孩子们在这里播下了希望的种子,再插上梦想的翅膀,他们定会飞得更远、更高。
农业专家林建祥先生
劳动赋予我们的是智慧、能力与爱,在劳动中我们能会收获成长,孩子们让我们伴随着劳动,去领略生命的美丽。
赞助商洪萍女士
“米丘林”梦想园种植活动,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活动。生活靠劳动创造,人生也靠劳动创造,劳动赋予我们生活的美好。相信在同学们的辛勤劳动下,你们一定会收获属于自己的丰硕成果。
学生代表曹语旋
只看到过花花草草,但是没想到自己亲自去播种也是有点复杂和辛苦的。通过这次劳动,我体会到了想要有收获,必须要付出汗水和努力,想要享受美,必须要用去心去创造。这次劳动让我学到了从书本上体会不到的知识和精神,我用我的双手播种下了希望,好期待它的成长啊!
劳动教育课程专家引领
椒江区综合实践教研员章正形老师
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是我们的教育目标,劳动教育再一次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,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应该以课程为抓手,要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,建议学校从四个方面入手进行课程建设:一、建立劳动教育课程目标;二、规划劳动教育课程内容;三、落实劳动教育的实施途径;四、完善劳动教育课程评价。
“童心梦工场”劳动教育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,“米丘林”梦想园、七彩炫染坊、杰克匠心坊三个子课程从染料种植到扎染技术到服装设计,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。希望下陈中心校在完善课程开发的同时更要注重课程的项目化实施,从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创新意识入手,让劳动教育目标有高度、内容有深度、实施有温度、评价有硬度。
“童心梦工场”劳动教育课程
“童心梦工场”劳动教育课程是依托学校“米丘林”文化,在保留原有“米丘林农科院”实践课程的基础上,整合科学、美术、语文、心理健康等各个学科,并根据各个学科的不同特点,结合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价值体认、责任担当、问题解决、创意物化的课程目标,优化现有资源,重新规划课程体系。
目前课程体系包括:“米丘林”梦想园、七彩炫染坊、杰克匠心坊三大课程板块,每一板块又包括若干个不同的项目,每一个课程都有相对独立的课程目标和评价体系。每一项活动都有据可依,有迹可循。
“童心梦工场”劳动教育课程,不是简单的让学生进行劳动,更是为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。它强调学生的实践活动和综合知识的有机结合,是将校内外相结合的综合实践模式,其指导思想是以学生发展为本,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。其基本特征是:整合课堂内资源,营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、自主探索的氛围,确立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,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活动中主动参与、主动探索、主动发展。
劳动是一个增智、增能、增自信的过程。劳动带给学生的成长,不仅仅是生活能力的提升,更是意志品质的磨练。愿每一个学生都成长为健康的劳动者,在劳动的过程中品味幸福,收获一个柔软而坚毅的心,成为一个有温度的人。
给每个孩子做梦的勇气
给每个梦想实现的机会
用劳动铸就梦想
让童心一展韶华